走進低保戶常二改的家,院落整潔、窗明幾凈,家里瓷磚地板干凈透亮,太陽照進屋內,暖意洋洋。
眼前這兩間修葺一新的40㎡的房子就是通過農村危房改造項目修建的。80多歲的常二改老人,體弱多病,以前一直住在土窯洞里,窯洞里光線差,白天也是黑漆漆一片,家里沒有自來水,吃水都要到隔壁鄰居家去擔,老伴兒去世后,吃水都變得更加困難。家里兩個孩子生活過得也不富裕。
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圓了她的安居夢,讓老人感動不已。
她激動地告訴記者,“我這么大歲數了,能住上新房子,以前我想都不敢想,現在國家政策好,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,這房子住的安全,還有了自來水,再也不用去別人家擔了!”
常二改老人坐在炕上,曬著太陽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,是打贏脫貧攻堅戰、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。在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工作中,和林縣著力聚焦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,加大工作力度,多措并舉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,讓他們住上了“安心房”。
2009年至2019年,全縣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972戶,改造對象為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、低保戶、貧困殘疾人家庭、建檔立卡貧困戶、已脫貧住危房以及已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又出現問題的農戶。在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基礎上,按照“缺什么、補什么,哪里差、提升哪”的原則,嚴格按照農民自主、自愿、自籌,政府引導、扶持、服務等原則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,由駐村工作隊員和掛包責任人挨家挨戶做工作,多次上門給村民講解政策、提高村民的知曉率。
為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,和林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籌規劃,先后組織了多次危房大排查,堅持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區,進行全面排查認定;堅持科學規劃、嚴格審批、精準施策,確保農村“四類重點人群”住有所居,居有所安,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;堅持一戶一宅、拆舊建新的原則,要求建新房必須拆除舊房,徹底改造危房,不留隱患,同時,組織專家分組到施工現場指導檢查,確保不出現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問題。
看著眼前的新房,樊家窯村貧困殘疾人家庭李棗女告訴記者,“我們享受到了2.4萬元農村危房改造政策,政府幫蓋了新房,現在都裝修好了,搬個床就能??!”
李棗女一共有三個孩子,大女兒患有精神類疾病,享受困難殘疾人補助每年1300元。剩下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,現在也各自就業,生活逐漸過得好了起來。
“雖然以前生活過得苦,但是我們兩口子就抱著一個信念,兩個娃娃必須上學、學知識,能成為有文化的人,現在他們都就業了,我們心里是說不出的高興!”
新蓋的房子,李棗女是準備給大女兒和女婿住的,現在女兒是她最牽掛的,她沒事的時候就去打掃打掃新房,隨時準備著女兒來住。
她和丈夫還是住在舊南房里,她告訴記者“只要娃娃們生活得好了,我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。國家政策好,政府還這么幫助我們,我們有信心過上更好的日子?!?br />
像常二改和李棗女這樣實現危房改造、住上新房的村民只是和林縣眾多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一個縮影。2020年和林縣將計劃改造農村危房154戶,城關鎮、盛樂鎮、新店子鎮等多個鄉鎮的危房改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,預計五月底前全部完工。
住房保障效果好不好,是衡量脫貧攻堅質量的重要一環?,F在困難群眾一戶一戶的都搬進了新房,享受著好政策帶來的普惠陽光。
(和林格爾縣融媒體中心 趙莉霞 任艷)
原標題:《【危房改造】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:農村危房改造 讓老百姓住上了“安心房”》
|